時間:2017-03-17 10:25:23 編輯:5號網-zhaowei 1362
魚屬于海鮮類的產品,魚的種類非常的多,不同種類的魚在搭配和適宜人群上還是有一定區(qū)別的。那么,枇杷和魚能一起吃嗎?吃完魚可以吃枇杷嗎?
吃魚后可以喝枇杷葉水,而且,特別適合有咳嗽的人喝。
因為魚生火肉生痰,容易刺激喉嚨,有咳嗽癥狀的人吃了魚會加重咳嗽,而枇杷葉味苦,性微寒,歸肺、胃經,主要功效是清肺化痰,止咳,降逆止嘔,用于肺熱咳嗽,氣逆喘急,胃熱嘔吐,噦逆等癥的治療。
1、結核患者
服用異煙肼時如果食用某些魚類容易發(fā)生過敏反應,輕者惡心、頭痛、皮膚潮紅、眼結膜充血等,重者會出現心悸、口唇及面部麻脹、皮疹、腹瀉、腹痛、呼吸困難、血壓升高,甚至發(fā)生高血壓危象和腦出血等。
2、肝硬化患者
肝硬化時機體難以產生凝血因子,加之血小板偏低,輕易引起出血,如果再食用富含20碳5烯酸的沙丁魚、青魚、金槍魚等,會使病情急劇惡化,猶如雪上加霜。
3、孕婦
孕婦不宜經常食用海魚,常食海產品,會過多攝入甲基汞,胎兒在宮內接觸的汞量越高,幼兒的注意力、記憶力、語言能力等其他機能發(fā)育輕微遲延的危險越大??茖W家還提醒,即使母體攝入的汞不多,其胎兒的腦發(fā)育還可能發(fā)生遲延。為此,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,每周最多1~2次,每次100克以下,而且不要吃金槍魚、劍魚等含汞量高的海魚,可選擇食用不受汞污染的池塘養(yǎng)殖的魚類。
4、出血性疾病患者
如血小板減少、血友病、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不吃魚,因為魚肉中所含的二十碳五烯酸(EPA),可抑制血小板凝集,從而加重出血性疾病患者的出血癥狀。
6、痛風患者
因為魚類含有嘌呤類物質,而痛風則是由于人體內的嘌呤代謝發(fā)生紊亂而引起的。
1.空腹不吃魚
魚肉中含有許多的嘌呤物質,該物質需要米飯(也就是碳水化合物)來分解,假設你空腹吃魚就會導致體內嘌呤含量上升,酸堿不平衡,加重或者導致通風。
1、少吃生魚片
隨著日式食物的興起,生魚片也開始有了廣大的市場。其實很多的生魚片內都含有一種名叫肝吸血蟲的寄生蟲,吃多了容易引起肝方面的疾病
2、別吃魚膽
民間有偏方認為魚膽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但是如果生吞會導致中毒,眼中可能導致肝腎的衰竭
3、別殺了馬上吃
有些人認為魚越新鮮越好,所以捕捉到鮮魚就喜歡馬上殺了吃,其實這種野生魚類都會殘留一些有毒物質還沒有分解。
4、學會哪里要吃哪里不要吃
有科學調查顯示,在一條魚中汞的含量是,魚頭大于魚皮大于魚肉大于魚子。所以大家最好少吃魚頭魚皮。
相關文章
熱門文章
5H跟帖
精選文章
美容養(yǎng)生醫(yī)療母嬰
猜你喜歡
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表明5h立場。